NHPS
image
Tony Lo

邪惡博士的創造? 淺談沒有致幻效果的啟靈藥 Non-Hallucinatory Psychedelics (NHPs)

隨著傳統啟靈製藥公司開始布局非致幻候選藥物,Non-Hallucinatory Psychedelics(NHPs)越來越受重視,而NHPs的開發意味著什麼呢?

October 4, 2025

上週,Atai Life Sciences 宣布獲得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IDA)的撥款,用於開發一套針對鴉片類藥物使用障礙(OUD)的 非致幻 5-HT2A/2C 受體激動劑。這不僅代表 Atai 能夠在內部開始布局非致幻候選藥物,這也是其他中後期啟靈藥物開發商一直在努力做到的,同時標誌著整個啟靈藥(psychedelics)產業正朝向新的研究方向前進

atai life science

什麼是 NHPs?

NHPs,全名non-hallucinatory psychedelics 或 non-hallucinogenic psychoplastogens,是一類與經典迷幻藥 (LSD、psilocybin、DMT、mescaline) 作用於相同或相似受體 (主要是 5-HT2A) 的藥物。

它們具備幾項特徵:

1. 能促進神經可塑性

2. 可能帶來快速抗憂鬱與抗焦慮效果但不會引發強烈的幻覺、感官扭曲或自我消融經驗

換言之,這些分子試圖「保留療效,去掉旅程」

那麼 NHPs 有什麼優點?

1. 更高的安全性

經典啟靈藥對某些族群並不適合:

- 精神分裂症、躁鬱症 I 型患者(可能誘發精神病) - 有精神病家族史者 - 重度焦慮或邊緣型人格患者

NHPs 避免了 「bad trip」、急性焦慮或再創傷化的風險,對臨床安全性是一大提升。

2. 治療流程簡化

以 psilocybin 為例,療程通常需要 6–8 小時、專業治療師陪伴與後續整合 (integration)。這意味著成本高昂、可及性有限。 若 NHPs 不會產生強烈意識改變,治療可能像傳統抗憂鬱藥一樣簡單,僅需短時監測,大幅減少人力與成本。

3. 法規與倫理阻力較小

迷幻體驗常牽涉靈性、宗教與文化爭議,對政策與市場推進造成阻礙。NHPs 因不產生幻覺,更容易被視為「一般精神科藥物」,在藥監機構與保險制度中可能進展更快。

沒有靈魂的軀殼?

相信看到這裡,你一定會很納悶,啟靈藥拿掉意識體驗那還叫啟靈藥嗎? 沒有靈性體驗但能增長智慧,那是不是該叫做啟智藥? 就像喝波霸奶茶不加波霸一樣,科學家是不是在搞?

其實「意識體驗」的重要性,正是當前啟靈藥研究中最激烈的爭論之一。

支持者認為意識體驗,通常被稱為 「迷幻體驗 (psychedelic experience)」 或 「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包括幻覺、神祕狀態、認知模式轉換、甚至自我消融 —— 常是患者報告的「關鍵治癒時刻,具有"啟示"的效果」。

另一派則主張,即使沒有致幻效果,若能促進神經可塑性並結合心理治療,NHPs 依舊能達到相似療效。

神經生理學視角

目前科學界仍未釐清 「致幻」 與 「治療」 之間的確切關係。

- 5-HT2A 受體激動 被認為是致幻經驗的核心機制,但它同時與神經可塑性有關。 - 有學者提出 「偏向性激動作用(biased agonism)」 的假說,認為某些分子在 5-HT2A 受體上偏好啟動與療效相關的訊號,而非致幻訊號。

- 然而,目前實驗數據並不一致。例如 2-Br-LSD、Ariadne、lisuride 等分子在不同研究中展現出矛盾的結果,尚無法確立特定的藥理特徵能區分「抗憂鬱但不致幻」。引用 https://doi.org/10.1111/bph.70050

換句話說,NHPs 的分子基礎仍充滿未知數。

5HT2A 受體活化的訊號路徑
5HT2A 受體活化的訊號路徑: 實線為主要作用路徑
經典啟靈藥 與 NHPs 的化學結構
經典啟靈藥 與 NHPs 的化學結構

批判與反思

在今年 Breaking Convention (英國發起的、跨學科的迷幻 / 意識研究會議) 大會上,以色列學者兼作家 Ido Hartogsohn 對 NHPs 有精彩的見解,以下節錄他的談話:

我們可以把NHPs的問世看成是晚期資本主義試圖生產自由、無害的放縱形式,你可以得到一個經過消毒,沒有基本特徵的東西,就像是零卡可樂、無酒精啤酒、虛擬性愛,或是AI輔助寫作…….

從批判的眼光來看待NHPs的生產, 我們可以將其視為醫療化進程的最後一步,是迷幻展業新自由主義公司化軌跡的最新階段, 你可以將這些 NHPs視為破壞迷幻解放潛力的剝削性殖民主義邏輯的顯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嘗試隔離旅程中具有治療潛力作用的部分,這似乎象徵著西方文明對控制和操縱的關注延伸到了心裡領域,從表面上來看,NHPs似乎可以拯救啟靈療法尷尬的處境,把擴展心智的體驗轉變為一種沒有體驗,如殭屍般的神經化學操控過程,這與現在社會文化與趨勢完全一致,這些趨勢正在推動21世紀的每個人,走向演算法策畫令人麻木的干擾。

但這種誘導性的描述不僅會忽略開發這些工具合法的理由,還會造成一種錯誤的二元論,讓人難以看清NHPs 的本質,有些人嘗試了未授權的 TBG分子 (一種NHP),他們感覺到了啟靈藥的身體興奮但沒有視覺效果,而有些人得到寬廣的注意力(spacious attention),甚至解鎖早已遺忘的童年部分

所以我們很難說NHPs 對心理層面有什麼影響,它可以是一個工具減少啟靈藥心理治療的成分, 幫助精神病學回到其還原論模型,或者它可以被證明為無效或漸漸被遺忘。

Break convention Ido Hartogsohn 演講

我們要什麼樣的未來?

這最終又回到我們的核心問題:

如何看待啟靈藥的「意識體驗」?

我們是否願意放棄它,只追求純粹的神經化學效應?

或者,我們能否在致幻與非致幻藥物之間找到平衡?

這是一場關於藥物、文化與人類心靈的辯論 —— 最終的答案,取決於我們希望這些改變意識的工具,引領我們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參考資料: Pα+ Psychedelic Bulletin #209, https://doi.org/10.1111/bph.70050, Break convention Ido Hartogsohn

About Us

Taiwan Site for Psychedelic Studies of Consciousness is a media dedicated to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and impact of psychedelic substances in culture, art, and psychotherapy. We hope to increase public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psychedelic consciousness by sharing knowledge, stories, and creativity,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
Powered By Contentful
©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